羽絨和羽毛測試
羽絨和羽毛測試及品質保證
提交羽絨和羽毛樣品的表格可在此處找到。
服務
IDFL 提供所有主要的羽絨和羽毛品質保證服務,包括測試原料、水洗原料和成品、從工廠或零售店收集樣品、檢驗成品,以及就測試和標籤標準提供諮詢。服務可在當天完成,但需額外收費。
測試
這是什麼?
內容分析可辨識羽绒和羽毛樣品的成分。
如何進行測試?
特定重量的材料會以手工方式分為不同的組件類別。
測試分為兩部分:
第一種分類方法將較大的成分分為以下幾類:含纖維的羽絨、羽毛、破碎和損壞的羽毛、陸鳥和殘留物。
第二次分離是將較小的成分從羽絨和纖維類別的子樣本中分類。第二次分離的類別為:羽絨簇、羽絨纖維、羽毛纖維、鳥羽纖維以及任何額外的殘留物和微小羽毛。
結果代表什麼意義?
內容分析報告提供了每個組成類別的百分比權重。報告範例:
73.3% 棉簇
7.2% 羽絨纖維
4.1% 羽毛纖維
11.4% 水禽羽毛
1.5% 斷裂/損壞的羽毛
1.3% 陸禽羽毛/纖維
1.2% 殘留物
為什麼要這麼做?
政府和買家要求對成品進行標籤。成分百分比是產品標籤的基礎。各種標籤制度有助於消費者和製造商在公平公正的市場上買賣不同品質的產品。
這是什麼?
種類分析可辨識羽毛或羽絨簇的種類。大多數樣本都是針對鴨和鵝的品種進行檢測,但也可以鑑定包括陸禽在內的其他品種。
如何進行測試?
完成內容分析測試後,1g 的羽毛和 0.1g 的羽絨簇會被放大並歸類。放大後可讓分析師看到識別為鴨、鵝或陸禽的特徵節點。
結果代表什麼意義?
本報告列舉每種已辨識物種的重量百分比。
報告範例如下:
92% 鵝絨
8% 鴨絨
87% 鵝毛
8% 鴨羽毛
5% 陸禽
為什麼要這麼做?
政府和買家要求在羽絨和羽毛產品的標籤上標明品種。不同品種的羽絨和羽毛成本可能相差很大。正確的物種識別和標籤有助於消費者和製造商買賣正確的產品。
這是什麼?
分色法測試羽毛樣本中白色和深色物質的數量。
如何進行測試?
手工將樣品分成白色、深色和邊緣色。白色的程度取決於它與灰階的比較。根據不同的需求,邊界類別可以根據規格重新分類為白色或深色材料。
結果代表什麼意義?
報告了白色、深色和邊緣色的百分比。百分比以權數為基礎。
例如,99% 白色表示樣品重量的 99% 被歸類為白色。
為什麼要這麼做?
許多公司只要求使用白色材質。透過織物顯示的深色材質會打消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念頭。此測試可提供一個量化值,說明羽毛樣品中有多少白色材料。
這是什麼?
平均羽毛長度會測量每片羽毛,然後按長度進行分組。
如何進行測試?
將 3 克乾淨的羽毛單獨量度,並依長度分類。1 cm 的分類為 0.1 至 1.9 cm,2 cm 的分類為 2.0 至 2.9 cm,3 cm 的分類為 3.0 至 3.9 cm,等等。然後,對每個類別的羽毛進行計數。報告中包括每組羽毛長度的圖表,根據計數列出數量和百分比。同時也會列出整體的平均羽毛長度。
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義?
有四種不同類型的數字 - 計數、計數百分比、累積百分比和平均羽毛長度。計數是指樣本中該類羽毛的數量。計數百分比是指根據計數,某個類別在整個樣本中所佔的百分比。累積百分比是從最小的長度類別開始計算的總百分比。平均羽毛長度數是所有羽毛長度群組的平均值。
為什麼要這麼做?
羽毛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和尺寸。不同的產品更適合某些長度的羽毛。為了提供一致的產品,指定羽毛的平均長度是很重要的。
標準
IDFL 採用全球主要標準測試羽絨和羽毛,包括 EN (歐洲)、JIS (日本)、IDFB (國際)、GB (中國)、VSB (瑞士)、AS (澳洲)、USA 2000、KS (韓國)、CAN (加拿大) 和 CNS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