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防絨問題

IDFL 測試過許多存在防絨問題的成品(外套、棉被等)。其中許多測試是為了回應客戶對羽絨填充產品滲漏的投訴。在這些測試過程中,我們注意到我們收到的大多數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滲漏源。主要的滲漏來源是製造過程 - 主要是縫線。
第二個最常見的滲漏來源是布料本身。厚重的塗層織物幾乎總是非常防絨,而非常輕的合成織物和大馬士革及其他圖案棉織物允許更多材料通過。IDFL 會對幾種布料進行測試,以確定其是否會滲漏填充材料:
- 防絨性 (IDFL 20-1 & EN 12132-1)。這包括對織物進行物理測試,模擬產品的使用情況。
- 透氣性 (ASTM D737)。 測試能通過布料的空氣量(例如透氣性)。通過布料的空氣太多會導致滲漏,而通過布料的空氣太少則會因未完全乾燥而產生異味。
- 線數 (ASTM D3775)。線數越高,防絨效果越好。
IDFL 根據 ASTM、EN 和IDFL 方法執行所有這些測試。我們建議織物在組裝成成品之前先進行測試作為品質檢查,以驗證其性能。此外,也建議使用不會降低布料防絨品質的製造技術(不正確的縫合方式可能會導致滲漏)。在內襯與羽絨擋板之間增加一層布料,也可降低滲漏的可能性。
需要進行全面的測試,以確保織物能有效容納內含的羽絨、羽毛或聚酯纖維。如果測試是產品開發的一部分,就可以將成本高昂的召回和客戶退貨減至最低。羽絨或聚酯纖維只佔成品的一半,其餘都是布料。人們會接觸到布料,因此必須確保布料能發揮最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