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摘和收获信息

过去,欧洲的电视报道和报纸文章引起了人们对 "活摘 "和 "活收 "鹅鸭羽绒和羽毛问题的狂热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IDFL 正在做些什么?
- 在这些新闻报道中分清事实与虚构。
- 与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了解问题所在。
- 与协会合作,收集和发布正确的信息:
- 欧洲羽绒和羽毛协会(EDFA)。
- 中国羽绒羽毛产业协会(CFDIA)。
- 国际羽绒羽毛局(IDFB)。
- 匈牙利羽绒协会。
- ` 其他地方协会。
- 继续推广优质、人道的羽绒和羽毛生产。
- 证明羽绒和羽毛来自人道来源。
羽绒和羽毛从何而来?
大部分羽绒和羽毛是食品加工业的副产品。食品是鸭和鹅养殖业的主要价值所在。羽绒和羽毛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收集的。
据IDFL 估计,全球99%的羽绒和羽毛都是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因此,"收获 "或 "活摘 "的羽绒不超过全球供应量的1%。
什么是 "收割 "和 "活摘"?
几个世纪以来,家庭农场一直沿袭着在鹅换羽季节从鹅身上取下羽绒簇和极小羽毛的传统。这一传统几乎已经消失。不过,在一些东欧国家和亚洲,这一过程仍在继续。
"活摘 "被错误地用来描述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必须分开定义。绝不能用 "活摘 "来描述这两个过程。这两个术语的定义和区别如下:
- 收获。欧洲联盟(欧盟)的法律允许在换羽季节合法 "收获 "软羽绒和小羽毛。法律要求在羽绒和羽毛自然脱落的换羽季节对鸟类进行特殊处理。在中国,也有少数鹅群 "收获 "软羽绒和羽毛,这些鹅群通常来自东欧国家。
- 活摘。遗憾的是,少数农场在不遵守严格的欧盟动物保护法的情况下对鹅进行干式 "活摘"。这种无视欧盟法律和动物健康与安全的行为发生在欧洲和亚洲的少数农场。欧洲的 EDFA 和中国的 CFDIA 以及所有其他羽绒和羽毛组织都谴责 "活摘 "行为。